close

台灣動畫扶植報導觀後感

 

 

 

中國時報 2007.08.09

 

 
扶植電腦動畫數位遊戲產業 政府斥資200

 


蔡慧貞/台北報導、何宏儒/台北報導

 

 

    行政院本周再推利多,昨日院會通過「強化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輔導措施」,行政院長張俊雄宣布,政府五年內投入四十一億二千萬元,全力扶植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產業

 

    預估四年後產值六千億

 

    另外,張俊雄也表示,政府將投入二百億元的國發基金,促成國際投資案例,預計可促成二千個工作機會,讓「數位內容產業整體產值在二○一一年達到六千億元的目標。

 

    經濟部昨日在行政院會報告「強化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輔導措施」,將從政策、法規、資金等面向努力,希望台灣成為娛樂及多媒體創新應用的先進國家;另外,院會也通過「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張俊雄表示,數位內容產業近年在全球迅速發展成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而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是數位內容的明星。為趕上歐美與日本製作水準,讓台灣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政府將在五年內投入數位內容產業四十一億二千萬元,針對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從開發面到行銷面加強輔導。

 

    他指出,政府的獎勵措施包括國發基金「預先承諾」制度,由政府匡列二百億元資金,促成國際投資案,誘發民間資金投入。在扶植國內業者方面,將編列十三億六千萬元預算補助六十部自製動畫與遊戲、逐步培養國內開發與製作能力

 

 

    將補助三億多提升播放率

 

    院會後經濟部長陳瑞隆也表示,政府還將規畫補助約三億三千萬元以獎勵提升國產動畫播放比率,從現行的○.三三%到二○一一年時達到十%。為了達成目標,政府將會要求頻道業者在固定時段播出一定比例的國產動畫,政府也會提供補助,目前相關辦法正在研擬中。

 

    同時,經濟部還將強打十種以上具台灣意象之動畫與遊戲明星肖像進入國際市場,帶動周邊產業,希望三年立竿見影,五年建立產業影響力。

 

    為配合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行政院會也通過「數位內容發展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議,明定對於播放一定比率國產動畫的電視事業,政府得予補助或獎勵,期望帶動民間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進而促使數位內容產業整體產值於二○一一年達到六千億元的發展目標。

 

    行政院推出「強化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輔導措施」,經濟部長陳瑞隆表示,目前已有兩部動畫電影製作計畫適用這項新措施,總金額分別是一億和四億元;兩部動畫的國際合作對象都是美國廠商。基於商業機密的考量,他不願意透露進一步內容。

 

 

----------------------------------------------- 

 

中國時報 2007.08.09 

 


想賺「創意錢」 須把市場做大

 


陳大任/台北報導

 

 

    政府對數位內容產業釋出大利多,業者反應卻兩極。一方面樂見政府的關愛眼神;另方面卻認為該有更積極的作為,不但要把台灣市場做大,還要幫助台灣把開發的數位內容打到全世界。

 

 

    樂陞科技總經理許金龍表示,台灣遊戲市場腹地太小,單是靠內需市場不足以支撐整個產業,不管是遊戲廠商或是軟體開發商,目前最需要政府的幫助是走出去的能力

 

 

    許金龍說,以台灣為中心,數位內容的國際市場向左是大陸,向右是歐美日這二大塊市場。大陸在文化保護主義與政治因素的影響下,台灣自製遊戲並不容易攻進,常常陷入「華文遊戲進不了華文市場」的問題。

 

 

    如果想打進歐美市場,台灣產品面臨的更是早與好萊塢緊密結合的美國遊戲產業,業者更需要的是政府在錢以外的環節所做的努力。他認為,政府應該集中資源,讓遊戲產業在國際揚眉吐氣的作品上。

 

 

    過去政府曾推動「兩兆雙星」政策,但是在遊戲產業的補助仍嫌不足,一方是業者覺得申請的過程有太多文件的審閱,反而增加人力成本,另方面是實際補貼的金額有限。例如,樂陞科技曾得到政府一百萬美元的補助,但是樂陞科技自己就花了台幣五億元開發成本,政府的補助只占百分之七。

 

 

    另外,智冠科技砸下一億五千萬元新開發全球第一款跨XBOXPC平台的線上遊戲「飄邈之旅」,未來有機會拿下國際市場,但是也不過得到工業局一千多萬元的補助,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一名遊戲業者表示,政府採取的補貼或獎勵作法其實是比較消極性的,他們更希望政府能採取積極的作法,把市場做大。例如補助舉辦各式各樣的電玩展,甚至接觸到國外的業者,把台灣自製的遊戲行銷出去。

 

 

    另一名業者認為,台灣其實並不缺製作動畫的技術,缺的是專業設備,要畫出「料理鼠王」不是難事,但是少了那個一億多元的硬體設備,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他認為台灣不該再賺「代工錢」,是到了該升級賺「創意錢」的時候了。

 

 

    曾製作「阿貴」動畫紅遍網路市場的「春水堂」副總經理劉彩玲說,動畫影片其實有區域性,泰國和澳洲也是以代工取勝,3D動畫的技術、設備都很成熟,紐西蘭就是受到澳洲的技術移轉,拍出紅遍全球的電影《魔戒》,甚至還帶動了觀光的市場效益,台灣如能循此模式,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 

 

 

心得:

 

   第一篇報導又是一個政府補助動畫產業的實例,到底補助的成效如何?我們就靜觀其變吧!

 

  第二篇報導才是我要說的,標題說得很對,台灣動畫確實要開始想辦法賺創意錢,而非代工錢,我完全贊同。但是,創意錢並不是說有錢就可以做得到的東西,該篇報導裡面有位業者認為,只要有一億元的機器,要做出像料理鼠王的動畫並非難事。

 

  有這麼簡單嗎?

 

  日本的新海誠證明了低成本也可以做出讓人很激賞的動畫,即使動感不足,但是憑著相當華麗的畫面,以及攝影技巧,還是營造出相當不錯的畫面。

 

  那既然台灣有這樣的動畫技術,怎麼作不出像新海誠的動畫?這說明了所謂「那位業者」的說法,有待商榷。

 

  由代工錢改賺創意錢,並不是只要有政府補助就夠了,還必須靠動畫公司努力去作動畫,慢慢找出屬於自己動畫的風格,這樣才能真正賺到創意錢。

 

  沒錢固然是萬萬不能,但錢財本身也不是事事萬能,台灣的動畫產業要有所作為、要能夠賺創意錢,還必須靠著動畫公司以及動畫迷一起攜手努力才能達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kwaoi 的頭像
    lkwaoi

    文月の手帖

    lkw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